周末,小确幸全家齐聚的龙港饭桌上,聊起学校,故事丨陈千遵的长陈儿子和女儿又“比”了起来。上高三的千遵哥哥话不多,上小学四年级的小确幸钉钉妹妹则如数家珍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
哥哥说:“我们食堂新增了自助餐,龙港选择比以前多了不少。故事丨”
妹妹说:“老师在楼道处给我们加了好几个‘阅读角’,长陈以后不用去图书馆也有地方看书了……”
妹妹还说:“操场的千遵塑胶跑道最近翻新了,变得好漂亮啊……”
听着孩子们的小确幸对话,陈千遵不禁感叹:“短短几年,龙港城市的故事丨教育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开心,长陈家长也就放心了。千遵携程”
陈千遵是浙江温州龙港市人。作为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镇改市”,龙港市今年迎来撤镇设市五周年。
“五年间,城市日新月异,我们也成为了‘市民’。”陈千遵的这句话,道出了47万余名龙港人的共同心声,也道出了龙港这五年的骄人成绩。
无改革不龙港,再改革兴龙港。五年间,龙港锚定“大部制、庆余年2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方向,累计承接7项国家级、42项省级改革试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都发生了蝶变。
但无论怎么改革,成果都要落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对陈千遵和广大家长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教育。短短几年间,龙港的教育从“最大的烦恼”变成了“稳稳的幸福”。
“这几年的感受太深刻了,我们从校园午餐说起吧。”陈千遵说,儿子上小学时,因为学校没有提供午餐,他必须每天中午往返接送孩子吃饭,常常自己的工作忙到一半就得停下来。
“那时候感觉自己每天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一天中有半天都奔波在路上。”陈千遵只能安慰自己:“庆幸你是企业主,时间相对灵活。”但赶上客户下急单的时候,他只能“放”儿子“鸽子”,拜托儿子的同学家长帮忙照顾,几次之后儿子就有点不高兴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多年,包括陈千遵在内的家长们觉得为此很疲惫,却又没有办法。
2021年,陈千遵的女儿入学龙港市第三小学。“那会儿,学校里已经开始提供午餐。”陈千遵回忆道,“但学校是在外面统一订购盒饭,孩子总说不好吃。家长群里经常商量着要不要自己送餐到学校,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2023年,学校食堂终于建成了,取消了校外统一送餐,开始推出学生营养餐。“学校不仅每天公布营养菜谱,还承诺尽量做到不重样。”陈千遵作为家长代表,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多方共检。一段时间下来,家长和学生们的满意度直线上升,“午餐难题”得到解决。
从“没得吃”到“有得吃”再到“吃得好”,校园午餐折射出了龙港对教育的重视。目前,龙港市所有中小学都有了自己的学校食堂,学生的用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数据显示,龙港设市五年来先后投入45亿余元,高标准建成投用公办幼儿园13所,新改扩建中小学52所,新增学位2.66万个。
女儿口中的“阅读角”,是学校与龙港市图书馆共建的龙港市首个校园“阅共体”。陈千遵还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我女儿很喜欢看书,以前想就近找个看书的地方都很难,现在多了许多公共文化空间,不少场馆还能带孩子上手体验,这在以前是没有想过的。”
除了文化设施,龙港的体育场馆也变多了。如今,陈千遵常带着孩子去周边的公园遛弯,去场馆打打羽毛球。他还注意到城市里新建或翻新了不少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平时路过会看到有不少人在运动。
据了解,设市五年来,龙港每年将8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大力实施公共服务补短提质行动,推进“医共体”“养共体”“教共体”“文共体”建设,基本建成全域“15分钟公共服务圈”。
随着公共服务供给的越发多元化,陈千遵意识到,教育方式的不同也是导致两个孩子性格差异的原因之一。“我以前只关注儿子的学习成绩,精神时常紧绷,没想过也没场地带他出去放松。”陈千遵觉得,女儿经历了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新鲜变化,所以性格比儿子开朗活泼不少。
城市在变,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深有体会。“现在的孩子真幸运,他们赶上了更好的时代。”陈千遵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