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璨
与《策展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逍遥幕后故事》作者兰斯·格兰德虽素未谋面,但通过对这本书的阡陌阅读,感觉已认识良久,上远仿佛与他一道,近皆旧识坐在旷野的逍遥晚霞中沉思自然的浩瀚无际,以及这无边中人类似若尘埃又浮浮沉沉的阡陌天眼查历史。由远及近的上远,便是近皆旧识落入细小视野中,一位策展人以丰富的逍遥人生阅历为底色的职业生涯,这职业又链接起科研工作者和博物馆,阡陌还有更为广阔的上远文化历史与自然,由近又至远。近皆旧识
《策展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上远幕后故事》[美]兰斯·格兰德 著王 璨 高华光 译
这是怎样奇妙的循环往复、勾勾相连!当你拿起这本书,这种惊奇之感便在不经意中涌现出来。贴吧作为一本“幕后故事”书,其故事性天然具有对读者的吸引力,加之这本书的叙事脉络非常清晰,无论你是否造访过菲尔德博物馆这家世界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你都可以轻松开启一段博物馆的探寻之旅。
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策展人的职责变化,在这一框架下,开始了非常个人化的讲述。从大学时代偶然得到的礼物——鱼化石标本讲起,它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使他从商学院转入科学领域;再讲到他早年经历了支序分类学兴起过程中的观念冲突,从中体会到科学是在动态的斗争中前行,而后成功应聘为菲尔德博物馆策展人。种种因缘际会,引导作者选择了策展人这一职业。
策展人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头衔吗?策展人究竟要经历什么?要解决什么?要成为什么?作者并没有简单给出论断,而是必应不疾不徐地讲述自己成长为策展人的过程中影响他的人和事。策展人需要进行科学发现、增加博物馆馆藏。作者在怀俄明州建立自己的野外考察点,与墨西哥古鱼类学之父开发墨西哥采石场,与生物学教授合作获取鱼标本,他那些菲尔德博物馆的同事们在不同研究领域各有建树,这些都可看作自然历史博物馆策展人在全球范围内尝试构建多样藏品的典范。
作者并不止步于自己熟悉的古生物学领域。他不断拓展的工作经历与逐渐增长的见识,使他能立足更广阔的平台去理解策展人的工作、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使命乃至整个科学事业。他担任副馆长期间,开展了各种行政管理工作,包括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与博物馆其他团队的互动以及与博物馆以外的诸多实体的合作。菲尔德博物馆主厅四个角落安放着四座缪斯女神雕塑,它们寓示该博物馆的核心使命——科学、记录、研究和知识传播,作者担任的行政职务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博物馆行使这些使命。
本书还着重探讨了策展人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面临的挑战。比如博物馆里的人类遗骸收藏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提供了对人类生理学、人类信仰体系等直接可观察的记录,但人类遗骸藏品的管理也面临道德挑战,涉及了文物返还、收藏伦理和法律问题。管理层面上亦有无法回避的一些问题——如何维持庞大的藏品、如何解决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的成本等等,这些可通过加强博物馆与机构间的合作来予以应对。
挑战日趋严峻,与之相伴的是作者更为深沉的忧虑。从猎杀食人狮惊心动魄的往事,到现在科学家们更多关注狮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此可见,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策展人和藏品在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作者尤为关注美国日益严重的科学文盲现象,认为策展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人选,鼓励策展人重视公众参与的科普活动。
作为探究现象背后奥秘的学科,自然科学给我的感受是深邃茫远的:无边无际的星空、绵延广阔的自然。初读这本书,我也曾以为这段旅程会在潦草的翻页中匆匆结束,可细细品读,竟觉出自然科学的可亲与有趣:星空仿佛近在咫尺,自然便是广袤中的草木花果,是各种动物的张弛与生息;至于那凝固了几千万年时光的化石,它们是时间的碎片,一闪而过地球的过往种种。让读者由陌生到亲近,甚至是喜欢,作者下足的功夫凸显出这本书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这本书图文并茂,叙述方式不刻板,不说教,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只能仰望。书中俯拾皆是的幽默总能让人会心一笑。这种平易近人的学术态度本身正是对作者大力提倡“公众科学”一词的回应。这本书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也有科普读物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例如,他策划格兰杰宝石馆这一跨学科项目的幕后种种,不仅可以读到展会购买宝石的故事,还有不为人熟知的神奇的探矿经历。宝石馆代表性展品的璀璨夺目、展览捐赠者的慷慨解囊以及展线设计的别出心裁,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这本书内容丰富有趣,这源自作者及其同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险象环生的亲身经历。这些极具个性化的体验,传达出一名优秀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策展人必备的素养:他们不但是对专业领域有深厚研究的科学家,还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博物馆馆藏的拓充者,是永远“在路上”的探索者。例如,书中关于已逝策展人卡尔·帕特森·施米特为科学献身的事迹感人至深,这位重要的爬行动物学家不仅学术成果斐然,还从事大量的野外工作,甘于冒险收集各种宝贵标本。他在检查非洲树蛇时被咬伤,毒发身亡前仍坚持记录身体症状,以增加人类对非洲树蛇致命毒液的认识。
再次,这本书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它鼓励在科学领域不断挑战教条和权威,破除偏见与迷信。它对博物馆如何寻求科学价值与法律风险、伦理道德的平衡,以及环境保护等关乎人类命运的重要问题,有着面向未来的长远思考。作者正是这样身体力行,通过写作唤醒公众对自然和文化的好奇,讲授课程鼓励学生激发探索和发现的热情,培养新一代潜在的科学家。
这本书可以让读者增进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了解。隔着展柜玻璃,你会豁然明白,藏品不是从天而降,它们是策展人竭尽所能不断发现与构建的成果。从藏品变为展品,绝非随意,它们的位置摆放以及叙述语言等等,无不凝聚了策展人的审慎与智慧。如菲尔德博物馆标志性展品——恐龙“苏”,从发现、引起纷争、入藏博物馆到展示给观众,整个过程跌宕起伏,颇具传奇色彩。读过本书后,那些作者以亲历者身份进行的细致描写,定会让观众在欣赏展品时生发出不一样的感触。
自然科学如同脚踩的土地一样真实、可感,它切切实实关乎我们生存的处境,不仅是回首过去——追溯到宇宙诞生之初,立足现在——人类与自然生态的种种相互影响,更是面向未来——我们如何预见困境,改善环境,寻求人类的发展。
相信拿起这本书的读者定能开卷有益。说不定,它会成为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悄然发芽,成为阅尽人世后不一样的转身回望,成为认识自我、了解世界、理解存在的一次凝神屏息。(王 璨)